珍爱信用记录,小心“征信修复”陷阱
个人征信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及其他信息等。征信报告可以反映个人及企业社会信用的基本情况,消费者在办理房贷、车贷、申办信用卡时,一般都会用到个人征信报告。个人征信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广大消费者名副其实的第二张“身份证”。

正是因为征信如此重要,一旦报告上的逾期信息较多,可能影响贷款的办理、信用卡的申办等。这时,部分金融消费者可能会听信网络上的广告宣传,想要通过所谓的“征信修复”渠道改善自己的个人征信情况。
不法分子声称花钱就能修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有的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理由无理申诉,或运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以图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所谓“征信修复”机构的业务大多是材料造假、伪造证明、恶意投诉、欺骗银行。现有几种常见的“征信修复”骗局,除了直接针对普通失信主体的诈骗外,还有针对创业、就业人群失信群体的“信用培训考证”诈骗,针对创业人群的“征信加盟代理”诈骗,针对网购网贷群体、冒充客服人员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账户异常”诈骗和“注销贷款”诈骗。

其实,征信异议处置有渠道无需中介。如果个人认为本人信用报告上的信息有误时,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征信机构或金融机构需进行核查和处理,有错误的,会及时更正。
